孤读?不存在的
韦志中先生编著的《幸福干预:一生受用的26堂幸福课》[清华大学出版社]遵从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本身潜能的原则,从人自身寻求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将心理学技术化、方法化,并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书中提供的26个“幸福计划”,都是韦志中老师长期心理咨询的精华,它们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治愈心理创伤、减轻生活压力、认识自我,提高幸福感。
作者简介:
韦志中,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19年,出版心理学著作《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幸福干预》等20本。
2019心灵成长线上读书会计划:
A计划:Action从电话本开始改变
B计划:Body memory舌尖上的心理
C计划:Clarify心理穴位图
G计划:Groundless allegation传递正能量
H计划:Harmonious优化你的心理风水
L计划:Link up天堂的对话
M计划:Moon水中有个“月亮”
T计划:Thanksgiving向外寻找“正能量”
X计划:X factor生命是条线
第一期读书分享活动
A计划
Action 从电话本开始改变
时间
2019年11月8日周三
01群20:00
02群20:45
主持人
许肇泽(68号渡老师、惠州市心理健康文化协会副长、惠州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外聘教师)
朗读者
许肇泽
【文章节选】
我的手机电话本上有1500个电话号码,其中有五分之一并不知道背后的主人是谁。前段时间在北京遇到其中一个号码的主人的朋友,在交流中得知这个号码的主人,已经于三年前去世了。就是这一次,使我下定决心要删除一些电话号码,重新处理一下我的人际交往圈子。
【文章摘要】
1、每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清理和优化,才能进来新的人,电话号码本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整理号码本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人际空间进行优化和管理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保证心理能力不浪费在无谓的关系中。
2、A计划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作用,是通过翻翻电话本的行动,完善和加强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谐个体的心理生态系统。
3、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
4、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具体地支持当事人,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增加应对压力事件的物质条件;二是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帮助当事人认识、理解事件的性质和强度,与当事人一起策划应对方式;让当事人在困难时不感到孤独无助,从而增强应对事件的信心,稳定情绪。
5、切忌在通话过程中相互抱怨生活不如意、工作上的无数烦恼,相互的抱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坏的情绪和心境加强,打完电话之后不但没有收获,反而觉得心情很糟糕。
温馨提示:本篇文章完整内容请到“心灵成长线上读书分享会”微信群爬楼回听。
【本期话题】
翻开自己的手机或者微信通讯录,实施A计划,看看哪些人久未联系,哪些人已经记不得,哪些人已经联系不上,并把整理过程的感受写下来,同时分享自己日常人际交往的心得体会。
读书会成员精彩分享
朗读者许肇泽:
翻了一下电话本总共1067个号码,发现里面有的人存了三个号,但是我都不知道对方现在用的是哪个号码。我平时打电话回家打的是固话,前阵子我在买保险的时候,我想问我妈一些个人信息,所以打了她的手机号码,才发现我存了两个号,我竟然不知道哪个号码是她还在使用的,恍然大悟其中有一个号码是她四年前就已经停用的。读了这篇A计划,我更加感受到优化电话本的重要性,电话本并不是号码越多越好,号码多少并不代表你真实的人际情况,真正的人际是应该是“活动”的。
而我爸其实就是A计划的有力执行者,他对手机操作并不熟练,每年春节,当别人都在群发祝福信息时,他却用电话一通通地拨打,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两三分钟的问候,真的能够感受到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具有活力!像A计划说的那样,我爸每次给我打电话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挺久没有听你的声音了”,这让我又心疼又惭愧,所以联系并不需要什么冠冕的理由,如果我想起了,就马上联系。
重要不在于清理了多少号码,而在于通过梳理的过程,拾起我们的某些记忆,某些关系,某些情感,让这些联系方式变成鲜活有意义。
19计科2班庄嘉华(01群)
当我打开我的手机通讯录,只有仅仅33个人,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当我一位一位地往下看,我才发现,我能经常联系的,也就只有家人。而其他人就像一个个装着回忆的瓶子,我已经不敢轻易打开。在这个微信成为通讯主流的今天,我和朋友们的联系也只是通过微信,能经常谈心聊天的,也只有不变的那几个。也许不常和别人联系是因为我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人,但并不代表我不想和那些想念的人联系,和他们说尽心里话。正如老师说的,我有着太多顾虑,不敢去行动,害怕尴尬,害怕自己早已经被对方忘记。
当我慢慢地,寻找10个最想联系的人时,我发现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号码,一个我曾经打过去无数次但全被拒绝,最后把我拉黑的号码,我犹豫了一会,紧张地拨出了号码,我觉得肯定还是无法接通了,可当我听到对面轻柔而熟悉的声音时,我心酸得眼泪充满了眼眶,声音略带哽咽地和她聊了7分钟,我仿佛回到了我最想回去的时光。
我从没有这么渴望和想念的人联系,是老师的那两个字:行动,让我抛开顾虑,打出一个个号码,即使只是和对方的几声寒暄,也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
19软工2班李毅贤(01群)
听完读书分享,我打开了自己的通讯录,里面并没有多少人,都是亲戚与朋友,人数最多的还是在微信里面,有着200多个人,但是有很多人都已经不联系了,联系的基本也只是打字联系,很久没有去用声音去交流了。在上完这个课之后我去打给了我妈妈,我与我妈妈已经很多天没有说过话了,很感谢这场分享会触动了我的心灵,令我有动力打给我的妈妈。之后我打电话给我高中的好朋友,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了,我不禁怀念过往的快乐时光。手机的存在不止应该是一个游戏机或者查资料的工具,它发明出来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远方也能听到手机另一头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经常语音交流,多年以后我们还能回想起朋友的声音吗?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去与家人朋友多交流,我们不需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这样做是不会知道的。在此我要感谢一下分享会,让我能了解我的家人朋友的近况。
19音学2班的刘艺琳(01群)
第一次参加读书分享会,这种方式让我觉得很新颖。今天听完,感触蛮深的。
我去翻看自己的电话本时,发现我的手机联系人只有23位,但是我并没有觉得空落落的,相反,我觉得我心里很踏实。从小就不爱交流的我,朋友圈从来都不广,虽然遇到的人很多很多,但是正在合得来当了朋友的很少,也就莫名的生成了一种只对熟悉人有的安全感,直到现在依旧。不管是以前的qq,电话,还是现在的微信,从来不随便同意验证变成常态,能通过变成好友的一定是最熟悉的人。我的电话本,我觉得是最优化的,它没有杂质,23个电话都是我的亲人,我的朋友,还有当成亲人的朋友。
当老师说打一个电话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要一句话,我突然想起你了。听到这句话,我脑子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那位我当成亲人的朋友,我和她在初中相识,我们每天一起的生活都特别开心,有淋着大雨跑回教室的桥段,有一起走在操场看星星的场面……即使我和她的家庭天差地别,她从未在意过,给足了我尊重和快乐。我们曾经一起幻想过我们一起以后的生活,可是分离总是来的太突然,高中我没能跟上她的脚步,她曾在我的朋友圈下面留言,有些东西从一出生就是约定好的,就像我跟你说过大学一定会去找你一样,我们约好的。我的高中过得并不愉快,但是因为她让我觉得有光可向。她的每一条朋友圈我都不会漏赞,每一张照片我都不会忘记保存。她是个人缘极好的人,我可能已经是她朋友中的一个,但是我还是想在她的世界里面宣告我才是她第一个最好的朋友。现在远在国外的她,不知道开不开心,会不会有那么一刻看到朋友圈会想起我。“我想你了。”这句话我最想对她说,不是想起你了,而是一直很想你。或者是因为时差怕打扰她,我一直不敢按下拨打的按键,我想她现在应该很开心,不管有没有我的电话。说到底,不是不想,只是怂,“我想你”也确实肉麻,所以我更想直接跑去有你的城市,就当做自己去旅行一次。
最后我想说我不在意朋友圈是大是少,不在意电话本里面的人是多是少,我只在意朋友是真是假,还想对她说,愿时间待她温柔,愿我们待彼此如初。一提到想念的人,一提到联系,除了放在心上的家人就是她了,这是我和她的小故事,也是我最珍重的一个故事。
感恩有这个分享会,可以吐露真心,分享自己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希望这个分享会越来越好,大家都越来越好,未来可期。
19机电1班罗丰盛(01群)
一条条听着老师的直播,有点感触,当听到老师说拿起手机挑50个通讯录的朋友的时候,我就慌了,我一点开发现整个通讯录只有六十个人,其中还有着一些生活上偶然见面,甚至还没有什么交集的人,甚至连网友都算不上,我开始发现了清理通讯录的意义。我平时其实很少跟别人通电话,所以其实基本上很少会有互相留电话的动作,除去重复和一些没多大意义的人,剩下的也已经不够五十个了,但是我依然在看着我的通讯录,我想保存下真正有意义的通讯录,回忆一直在我身边的那些人。我发现,我留下电话的那些人都是那么的重要,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联系的一群人、初中但现在也一直很要好的朋友、高中感情很好的朋友…… 看着他们的名字,我想起了几天前和部门的朋友一起去看的电影——天气之子,我想起了电影里面的一句话,“我只是想再一次见到她啊”,我很想知道他们的近况,想知道他们过的好不好,有没有交到男女朋友,更想就和距离遥远的他们再一次坐到一张桌子上谈笑风生……无忧无虑地,没有工作的考试,没有社会的喧嚣,哪怕只是一起吃一顿饭,哪怕和只是要好的朋友一起过上几个晚上,就觉得很幸福了……
上一次听书已经是好几年前 ,再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听书,我觉得心里洋溢着幸福,就光想想他们的近况看看他们的名字,回忆起那段时光,就已经很幸福了……
19音学5班何香琳(01群)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最近一次听书是在什么时候了,然而就在昨晚的读书分享会上,许老师让我找回了以前听书的感觉,当我听完A计划—从电话本开始改变的时候,我带着兴奋与忐忑的心情打开了通讯录,我的电话本里只有36个联系人和我意料之中的差不多,这时我才发现在我的电话本里除了家人,就只剩下朋友了。然而,家人在我的通讯录里占比就有2/3。我打了许多个电话,有几个是空号,然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我打给我青梅竹马的时候,从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四川话,你是何琳琳呀!这让我想起以前我们打闹的场景,在四川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叫我!虽然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但是我们聊起天来就像是昨日才分别的朋友。
在没有听读书分享会之前,我只会打电话给我的家人,因为我们的距离很远,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找不到除了打电话以外的其他方式陪着我的长辈。然而在听了A计划后,我发现除了陪伴我的家人以外,我还要陪伴着我的朋友。让她们知道除了家人会关心他们以外,还有朋友会关心她们。
非常感谢许老师,感谢读书分享会让我懂得了陪伴的可贵;让我懂得了维持好朋友圈以及心与心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要;让我遇到了读书分享会上的小伙伴们。
19地理科学2班刘晓娜(02群)
在我的电话联系人群里仅有51位,似乎除了一些家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些玩得比较好的朋友,也很少其他闲杂人等,但是我发现微信里有152位联系人(包括那些有手机号的),以及数不清的各种群聊,其中有很多都是避免消息打扰的,很多人,很多事,好像都留在光阴里落灰,但是,我给每个联系人的备注大多都是全名,而不是那些看不懂,或有趣,或常换的网名……
我以前想多清理为数已不多的联系人,但是害怕,因为自己是小学、初中的大家长,我害怕有些人想找我、需要我帮助的时候,给我发信息,收到的是官方冰冷的红色感叹号,所以我总是斟酌、犹豫……因为自己喜欢上了极简的生活,那些一切,我也认同,低质量的合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我一直都告诉自己,要避免不必要的社交,沉淀学习,同时也会跟一些为数不多聊的来的朋友,分享悲喜,吐槽,讲心事……
我给我爸爸打了第一通电话,开头便是他熟悉温暖的声音:“哎,娜娜啊,吃了没,在学校要吃饱来啊,吃多点好吃的……惠州那边比较冷吧,衣服够不够啊,家里你最怕冷……”“嗯嗯嗯,在学校很好啊,北苑的饭堂很好吃,但是有点远,可是我买了小车车,嘻嘻嘻……” 那些想说又没说出口的话,去告诉他/她吧,那些想做又不敢做的事,去做吧,我还年轻,我还有勇气,我还有时间,我的脑细胞更新还很快,我可以很快丢掉那些尴尬,我可以去放肆任性吃喝几次,忘记那些不开心与失败,明天再起来运动跑步瘦肚子…...我要以最好的状态去学习,最好的姿态去生活,珍惜每一个来到我世界陪伴过我的人,热爱身边每一个不离不弃的家人与朋友……
19生科4班李燕微(02群)
听完许老师分享的A计划,我颇有触动,说实在的,本以为线上读书分享会影响应该是不那么大的,但今晚只是第一期的分享,我已经重复听了两遍了,一是因为分享的内容我个人觉得特别戳中当今人际交往的痛点,二是我很欣赏里面洗刷心灵的内容。听完A计划,我默默地翻开了我自己的通讯录,很奇怪,我只有30个联系人,其中这30个人里有7个都家里人的电话,剩下的就是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以及外卖电话,看完通讯录后的我不由得思考了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用了这么久的手机了,但记存下来的联系人电话却这么少呢?或许我真的是刚刚分享内容里说的只有到了想麻烦别人的时候才想起要打电话找人,那么,自晚上听完分享会后,我会努力改变这一习惯,增强与他人沟通的频率。我也拨通了我今晚选中的第一个电话-----爸爸,很意外,这么晚爸爸还没睡,但是不知怎么地,总还是情不自禁想要跟爸爸说下自己大学很难,很想家,但还是惹住,跟爸爸说了大学的新鲜事,听着电话里头爸爸的声声询问及关心,我心里并不是滋味,因为我从来大学之后也没回过家,也没主动打过电话给爸爸,夜深了,一声“早点休息”,电话也挂了。再有微信视频高中好友,确也发现太久没联系,话题也没了,没聊多久,也挂断了。其实微信qq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打电话,而是喜欢发文字消息,这么一来,人与人间的交流也渐渐淡了。这次分享会让我知道更应该做的是多主动与他人联系,优化我的电话本,让每个电话号码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串数字,而是让每个号码都成为我们真正惦记的人。
19应数4班王莎(02群)
我翻看了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因为换了新手机,我发现我居然没有几个联系人,仅有的联系人也就是舍友和现在认识的新同学。我才发现我原来忽略了这么多的关系。微信上很多联系人,但是除了工作上的需要基本都没有什么联系。
刚刚来到学校,我担任了临时班干,虽然认识了很多人,而且也有好朋友在,但是我仍旧会感受到孤独。我很长一段时间和以前好友都没有怎么聊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向我求助,虽然那个时候我手上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在接到他的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很激动的,“他居然还记得我!”这个就是我的第一想法。有时候怕去打扰,怕给别人带来麻烦,选择了慢慢淡出他们的生活。但是那些跟他们聊天带来的快乐,说明我们之间的联系还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不说,不做,以为就没有了。
【心得体会】
1.感情就好像一个账户,需要我们平时日常联络先“存钱”,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取钱”。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在需要的时候寻求以前的朋友,那么这次之后还是会回到以前的状况。
2.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需要按照重要程度做出分类。有一句话,“握不住的沙,不如撒了它。”这么多的联络人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是找不到几个。与其让将来的自己无从下手,不如现在就开始行动,筛选出对于自己感情,生活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人。这样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人。
【这次之后的做法】
1.重新筛选我的微信联系人,按照重要程度分组。
2.在重要的日期(例如春节,生日)都去给他们发发消息,分享一下最近的生活,让他们感觉我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谢谢大家的分享,很期待下一次的读书会。
19应数2班杨敏(02群)
坐在宿舍里,开始听许老师念的文章,就开始静下心来。尽管宿舍很嘈杂,但却感觉跟他们隔离了一样。听完了这篇文章后,我翻开了自己许久未打开的通讯录。看了看寥寥无几的几个人,无非就是亲人朋友。当时想到的第一个人我就有打电话给他的冲动了,但……我也有了文章里说的顾虑。但就像文章说的,“想到某个人就打过去。”我就去拨通了我闺蜜的电话。可能会有人奇怪,不应该是自己的父母,亲人吗?其实平时的话,我都会抽出时间,尽管是在去上课、开会的路上,我都会打电话给我爸妈,跟他们说我的日常,虽然时间不长。回归刚才的话题。在拨通了闺蜜的电话后,首先就是诧异了。“你怎么突然打电话给我了!”没错,换成我也会意外吧。在现在有着很多可以沟通交流的软件:微信、QQ、微博……我们平时通过QQ联系比较多。距离上次通话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也就是在高中的时候,没有手机,靠着宿舍的座机维系着彼此的感情,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跟几个挚友约定好什么时候,我们就一起打电话。我们会畅聊每天的学习、生活,彼此认识的那个人今天怎么样了。尤其是我的闺蜜。这次的电话,我跟她说了一下这次的活动,再聊了聊彼此的生活。她昨天去看了一下招聘会,今天进行了实训。其实有一些东西,我不大懂,可是她会给我耐心解释。我们从来不会没有话题,就这样聊了很久。结束后,我翻看了一下大家分享的体会,感触真的很多。在电话本里,我还有好多好多想要联系的人。比如初次见面却很热情的老爷爷、高一相识的假女儿、没有勇气再联系的朋友……真的很开心可以有这么个机会,让我重新了解到不一样的东西,比在参加之前,我意识到,原来这个读书分享会这么棒。谢谢许老师的朗读,声音细腻柔和。谢谢这个活动的举办,让我有新的认识。谢谢我们可以相遇这里,分享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期待下一次的开始。
19数师6班苏燕薇(02群)
A计划听完后,我就立刻行动了。我通讯录的联系人本身就不多,之前我就已经清掉过一些应该不会有交集的人了。所以接下来我就开始打电话,我的第一个选择是我的姐姐。我们发生了矛盾,在高考之后到现在,都没有说过一句话。放假回家也是不尴不尬的,就是不说话,刚才一通电话,我先是问她最近怎样,感觉她有点紧张和惊讶,聊着聊着,我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就疏远了很多,但是永远是亲情,她是我姐姐啊!我发现最近她也很累,如果不是这个A计划,我可能要和她僵持很久,稍微有点感慨。接下来的电话打给了很久没联系的初中同学,还有老师,问候他们的近况,发现很聊得来,也相约在寒假。还有同学说要来看我。感觉其实挺好的,我感觉自己又迈出了一步,找回了她们。最后两个电话,我问候了我的父母,也是,几天没说话了,最近忙于工作,疏忽了问候。A计划很好,我很喜欢。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心,就能在一起。友谊很简单也很纯粹,多沟通才能有更好的了解,更深的感情,不要想那么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很多人其实一直在等着你的联系,她们在内心的一个角落,其实也装有你!这是我的感受,谢谢此次读书分享会,我的心灵又成长了。
本期整理
许肇泽 读书会团体带领者
图片来源:网络
【下期预告】
第二期分享时间
2019年11月15日周五19:00-20:00
分享主题
B计划:Body memory舌尖上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