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
心理学堂

你是太阳,散发着光芒 | 豆瓣8.8分“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的教学片”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马斯洛建立,以罗杰斯为代表,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心理学第三势力。


几乎每个心理咨询师都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虽然不会自称自己是“人本主义治疗师”,但他们的咨询中一定经常贯彻将来访者为中心共情的态度等。


今天将用《地球上的星星》(Like Stars on Earth)这部影片,带大家走进人本主义。




“每个孩子都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如果没有,那只是暂时没找到打开它的开关。”


——RamShankar Nikumbh



单看这句话,很像是哪位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说出的话。


然而说这句话的尼克,只是一位普通的美术老师。他似乎在与大众眼里的“问题儿童”相处时,总能在这类孩子身上找到“奇迹”。


尼克,是“印度良心”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Like Stars on Earth)的男主角,这部上映于2007年的电影在豆瓣评分8.8,看的过程中,我不断内心惊呼:


这简直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的教学片!


下面一点点道来了,分享给大家,欢迎讨论。


1

心理咨询经典主诉


“不听话”的孩子,是态度问题么?



故事的核心人物伊夏是一个8岁的男孩,逃学、顶撞老师、跟邻居小孩打架、门门课都零分,学校劝退,简直就是大家眼中典型的“问题儿童”。


当问道他的父母的问题在哪儿时,父母也给出了一个经典回答:“态度问题”、“不听话”、“不认真”。




尼克告诉父亲,不要只看孩子的行为表现,而是需要寻找在这些表现之下,是否隐藏着相同的错误模式和背后原因。


2

问题评估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细心的尼克通过观察伊夏的作业发现,他的错误总是呈现着同样的模式,他会把相似的字母搞混、不能听从多样化的指令、运动技能严重不统一


这并不是他“笨”或者“懒惰”,他的问题出在“认字”,他有「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指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


由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实质和成因也极为复杂,阅读障碍人群总体显示出极大的异质性,对阅读障碍进行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查了一些资料,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被较多地使用:


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1993)将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acquireddyslexia)和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dyslexia)。


前者是指由于后天脑损伤或疾病引起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一般说的阅读障碍概念指后者,即发展性阅读障碍。



2.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五版 (DSM—V)将包含阅读障碍在内的数种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写作障碍、数学障碍都归为一类,统称为特定学习障碍(SpecialLearning Disorder),核心特征为:


1)对学习关键学业技能有持续的困难。

2)个体学业技能受影响的表现远低于年龄平均水平。

3)学习困难在大多数个体的就学早期就显而易见。

4)学习障碍是“特定的”

    a.学习障碍不能归因于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听觉和视觉障碍和神经性或运动障碍。

    b.学习障碍不能归因于普遍的外在因素。

    c.学习困难局限于一个学业技能方面或领域,阅读,书写,数学计算。

 


3.  沈渔邨在《精神病学》第五版中讲阅读障碍纳入儿童特定心理发育障碍-学校技能发育障碍中,临床表现为:

在字母书写系统中,阅读障碍早期阶段可能表现为背诵字母、说出字母正确名称、词的分节、读音的分析或分类障碍,之后再口语阅读上表现不足。


在中文系统中,阅读障碍表现为:音调念错,念相似的音,多音字念错等。



简老师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一章第二十三条规定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第三章第二十九条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

 

同时,中华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人员注册系统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第四条咨询师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指出,心理师应遵守法律法规和专业伦理规范,基于科学研究,在专业界限和个人能力范围内以负责任的态度开展评估、咨询、治疗、转介、同行督导、实习生指导以及研究工作。

 

因此,心理咨询师在遵守法律伦理的前提下,虽然对精神类疾病不能做出诊断,但是本着负责的态度,需要学习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及实现及时转介,不延误治疗时机。(影片中的主角人物身份是教师,也并非做诊断)



3

深入探索


“不听话的孩子”,

你可看到他内心的煎熬?



阅读障碍并不是最致命的,而父母的态度让孩子内心备受煎熬。


尼克指出了一个被大家忽视的事实,就是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伊夏的错误行为上,而忽略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提醒父母设身处地地理解患阅读障碍的儿子无法做同龄人可以轻而易举做的事情,是什么感受所谓的“不听话”只是自信心被摧残的孩子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掩饰


干嘛要承认“我不能”,我宁愿说“我不想”




根据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评价每一个经验,这叫做“机体评价过程”(organismicvaluning process)。

 

对于婴儿来说,每个经验都是有趣的,都可以开放且不带有偏见地去研究,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婴儿般的好奇心”。

 

除了拥有机体评价过程,儿童还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接纳、尊重、温暖无条件的爱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但不幸地是,由于父母本身并不完美,他们将价值条件(conditionof worth,COW)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被爱。比如很多父母经常告告诉孩子,“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我就不爱你了”,或者,“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

 

罗杰斯认为,价值条件会对儿童的自我概念产生影响或者改变,继而引发儿童根据机体评价产生的真实体验和自我价值出现不一致,典型的后果就是不真实地表达、低自尊、防御、焦虑和抑郁。


比如对于依夏来说,学校的生活使他痛苦,阅读障碍导致的学习困难非但没有被理解,反而招来老师的批评和责罚、同学们的嘲笑。


而对于他来说,窗外的小鸟、马路上来往的人群、真实生活的场景是那么丰富并且具有魔力,让他快乐,因此他遵从内心真实的体验逃学了

 

但是在父亲的价值条件中,只有成绩好将来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学习不好是“笨”,逃学更是无法容忍的,最后在学校的劝退之下父亲把他送到更加严格的寄宿学校去,希望他在那里学到“纪律”。


价值条件开始弥漫,机体评价过程也就失去了功能。对自我的觉察被削弱,从而不能够体验或识别属于自我的感受。缺乏个人感受会导致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分裂,这便是焦虑、防御和防御性关系的根源

 

从到了寄宿学校开始,依夏开始变得封闭了,他不跟任何人讲话也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树上的小鸟都变成了恐怖的英文单词,练自己最爱的画画也不感兴趣,在尼克看来,这个孩子内心陷入了无法承受的危险境地。


4

重新整合


被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接下来尼克所做的事情跟罗杰斯的心理咨询观点有高度的重合,同时也是本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关系的建立,此处无声胜有声


罗杰斯认为,助人者与当事人之间的治疗关系和心理接触是当事人改变的基础。 面对已经自我封闭不跟他人说话的伊夏,尼克开始没有说任何话,只把伊夏表达父母和家人抛弃了自己的画作展现在他的面前,一个理解的眼神,就于无声处有了心理接触。




减少价值条件,天才也不是完美的:


伊夏的痛苦在于他内化了父亲的价值条件,认为只有读书好的人才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尼克以一个故事巧妙地挑战了这种价值条件: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既不会读书也不会写字,

不管他多努力尝试,他连最基本的字母表都记不住

 

文字是他的敌人,都喜欢在他面前跳舞

使他既害怕又痛苦,学习使他身心疲惫,

但谁又能分担他的痛苦呢?

 

有一天,他被学习的压力打倒了,

大家都嘲笑他,但是他却一直带着勇敢的表情

直到有一天,他挖到了“黄金”

 

全世界都赞叹他提出的理论

你们能猜到他是谁么?



当依夏害怕老师说出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出现了:




当发现跟自己有一样的问题的人居然成为了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天才的那一刻,依夏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之前的价值条件开始瓦解。而价值条件的瓦解,是找回真实自我的开始。

 

接着尼克又举了爱迪生、迪士尼、毕加索和阿布什克(印度著名演员)的例子,传递了新的价值观念:那些改变世界的天才,是因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无需因为不同感到可耻,利用与众不同的天赋,去创造不同的东西。



共情,你的痛,我知道


共情(empathy)是罗杰斯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意味着进入当事人的情感世界并深刻理解对方的内心体验。


研究者(Bohart,Elliott,Greenberg&Watson)指出,共情是有效的,因为它构建了助人者与当事人之间积极的关系,提供了矫正的情感体验,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探索,并且为当事人的自我治愈的努力提供了支持。




尼克老师真诚地向伊夏暴露了自己的过去,自己曾经跟依夏也有相同的问题,并且能够理解到这些问题带给伊夏的羞愧感。罗杰斯说:如果助人者能接纳当事人,当事人就能接纳自己。


尼克老师对学习问题和羞愧感的接纳和开放态度为伊夏清楚了机体评价过程的障碍,从而使伊夏学会对自己的经验更加开放,开始学会体验和接受自己的真实感受。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意味着助人者需要重视当事人的所有感受(尽管不必关注所有的行为),并且对当事人的感受不做任何评价。重要的是去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去评判“应该”或“不应该”,“对”或“错”。

 

尼克老师对伊夏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贯穿电影始终,这里不想赘述,借用尼克老师对伊夏说的这段话,我认为是对无条件积极关注最美的阐述:

 

“关心,非常重要,它有治愈的力量,是治愈伤痛的良药,孩子会感到自己有所需要时而一个拥抱,或是一个亲吻,以示自己的关心。孩子,我爱你。如果你产生恐惧,过来找我,当你收到挫折的时候,遭遇失败的时候,别担心,我会在你身边的,放心吧!每时每刻的关心,那才是真正的关心。”


5

自我实现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



罗杰斯看来,人的基本动机都是趋向于自我实现的,这种自我实现的趋向促使人们去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他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他固有的“蓝图”和一系列潜能。


尼克通过爱因斯坦、爱迪生的故事改变了依夏的心理“蓝图”,他不再认为自己是“傻瓜”,重塑自我价值感。


对儿童来说,只有自我经验同他人之间的反馈一致时,他们才会体验到积极的自尊。比如伊夏爱画画,尼克发现了他的兴趣,并且认为这个是他的天赋。


正是尼克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伊夏,最终,伊夏通过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成为了他自己,不仅取得了第一名,而且让全校的师生,认识到这位“天才”。




最终,因为尼克老师的真诚、接纳、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和伊夏的自我努力,这名“问题儿童”完成了自我治愈并且奔向自我实现的道路。



来源:简单心理Uni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