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
心理学堂

为什么我们明明需要心理帮助却不去求助?丨心理健康素养01

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号:东方明见心理(dfmjxl)。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字数2000+ |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小编说:

对很多人来说,走进心理咨询室,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尽管他已经无助痛苦到无法一个人承受。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只有10%左右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大学生会积极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我们尝试用这篇文章回答这个问题:当我们在面临重大事件、觉得绝望的时候,为什么明明很需要心理帮助,却不愿意选择求助?

每位咨询师都需要知道,当事人经过了怎样的挣扎才走到你面前;

也愿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你,都能找到支持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气。




【以下为正文】



01.

心理困扰很普遍,但求助者却很少

15年前,心理咨询行业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费尽心力创办起来的 心理咨询中心门可罗雀,包括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那时候咨询师不多,当事人竟然比心理咨询师更少。这种现象和以下的研究很相符:

一个现象:心理困扰障碍者非常普遍,但是求助者却很少。

Andrews等对10600多人的一个调查:虽然有超过1/5的人达到某种心理障碍的标准,但是62%的人表示不会寻求专业帮助。

费立鹏对中国自杀者的调查:63%的自杀者有心理卫生问题,但是这些人中只有7%的人寻求过精神卫生专业帮助。

2016年某机构(简单心理)对心理困扰寻求专业帮助意愿调查,1291份样本中21.5%的人表示任由心理困扰发展,19.6%的人认为不需要专业心理服务,6%的人表示坚决不会使用心理咨询。


02.

影响人们求助的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用一系列简单易懂的研究来说明这个问题:

2003年我和王铭最早开展了关于求助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求助还是很有理性的:

比如情感上的问题,尤其是恋爱方面,他们会首选密友的帮助;学业问题首选同学和老师;

心理咨询师在求助的名单中排最后,但有一类问题他们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那就是失眠、情绪上的比较大的问题。



这个研究是一个启发性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两大类影响大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帮助的原因:

(1)面子,也就是羞耻心,觉得求助是很丢脸的事;

(2)咨询师能不能帮到我?我能不能得到好的帮助?



国外对比亚洲人和西方人求助行为的研究发现亚洲人对专业求助更保守,主要由于文化因素:儒家文化是一个耻感文化,东亚人容易把看心理医生当成一个让人丢脸的事,细细想想很有道理,这也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但是2004年发表的一个研究美国华裔的心理求助的情况,结果与主流的认识是冲突的,影响美国华裔心理求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语言:第二语言不足以讲出自己的心事;

(2)便利性:是否方便去到心理咨询中心;

(3)不被理解:西方咨询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当事人的问题,在这个研究中,传统的面子问题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03.

做出心理求助的决定要经历的阶段

1985年华中师范大学便建立了心理健康中心,华师的学生几乎可以说浸泡在心理学的环境中,所以面子问题也不是阻碍他们求助的最主要问题,那这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了,为什么人不去看心理医生?

我们在研究中意识到一个问题:人,遇到问题不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比如前文所讲的大学生的求助。

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一个人从心理问题的发生、出现、表现、应对以及去求助是一个纵向发展过程,我们要从这个发展过程去看人的求助行为。

从这个角度,我们提出了一个模型,就是三阶段模型,即:心理求助决策—阶段模型,就是研究人在求助过程中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阶段一:认识到有心理困扰,但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问题知觉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线索可以促使他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个人情绪上出现问题;发生人际冲突;周围人的善意提醒。

这些都能够让他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更多的人是发展了一套防御方式:你说我有问题,那是因为你跟我过不去。

那怎么才能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呢?

有两个因素决定是否会转到第二个阶段:一个是心理上的痛苦;另一个是工作、学习、生活上的效率迅速下降,出现了很大的痛苦。

符合这两个因素,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阶段二:自己想办法调节——自助评估阶段

几乎每个人在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助,自己想办法调节。

那怎么样的情况下,他才会认识到自己到底能不能调节呢?

有三个变量会影响自助评估的结论:

第一,希望缓解的目标:就是他希望通过自助达到什么目标,例如让自己高兴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等,这些目标都非常私人化。人们会根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来判断能不能自己应对;

第二,问题严重性的判断即他认为自己心理问题有多严重的判断,有多痛苦,后果有多严重,这是重要的判断依据。

第三,应对资源的判断:主要是指他对解决或应付所遇困难的能力和经验上的判断,简单来说就是判断自己能不能搞定。

经过这个评估,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1)“我”是不是可以独立靠自己来对付?

(2)如果“我”不能自己处理,这问题可不可以放在那里不管(后果严重吗)?

只有当两个问题答案都为否时,即:他既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应付,如果放任不管还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当事人才可能想到求助于外在力量。这时进入第三阶段评估。




阶段三:寻求哪种外在帮助——他助评估阶段

这指的是他已经决定求助于个人之外的力量之后,决定向哪一种外在力量求助,这些外在力量可以是家人、朋友等,也可以是心理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

要做出这个决定所依据的评判标准包括(以大学生前往咨询中心求助为例):

(1)便利性:咨询中心和“我”的时空接近程度,比如距离;

(2)经济性:去咨询意味着我要付出什么?这包括时间、金钱、社会形象、亲友情感负担、个人自尊等,心理求助的成本远不只是金钱的成本;

(3)有效性:求助对象到底能不能帮到“我”?这个是寻求第三方帮助的最主要的考虑,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4)自我效能:“我”能做一个好的当事人吗?只有当事人认为自己能够很有能力的表达自己的问题,配合改变,忍受改变的痛苦,才会去选择帮助,这个因素排位很靠前。

(5)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不是严重到了必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6)问题行为的社会容认度:“我”的问题被不被社会所接受?“我”会不会因为这个问题被歧视?

(7)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我”如果去做心理咨询,被同学们知道了会不会笑话我,看不起我?

(8)以前的求助经验:“我”此前是否经历过心理咨询?之前的求助是否有效?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情感印象?

因此,在求助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出口”,一些选择。只有前面所有出口都被“堵住”的情况下,他才会向专业机构和人员求助,当然这也是一个一般模型,并不排除例外。



那我们专业人员能做什么呢?这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转载【东方明见】微信公众号。关注可搜索微信号 dfmjxl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