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
心理学堂

【心守护】惠院心理防“疫”小贴士(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给每个人的心理都或多或少造成影响。


心理学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人在面对危机时都可能产生焦虑、紧张、害怕、担忧和无助等等应激性心理体验。


过度的焦虑、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无助感会降低我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烦躁不安、失眠和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的身心反应,最后反而更容易患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需要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做好心理防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抗疫的重要内容。心安即是家安,家安才有国安!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针对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整理编辑了系列《惠院心理防“疫”小贴士》,将从今日起在惠院心理中心公众号连载。敬请关注!









Q

1、面对此次疫情,人们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面对疫情,人们可能会从心理、生理、行为三方面感觉到不适。有的人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如焦虑、紧张、恐惧、悲伤、愤怒、无聊等;有的人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部不适、腹泻、头痛、疲乏、食欲不振等;有些人会出现一些行为反应,如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坐立不安、行为冲动、甚至有攻击行为。

当出现以上情况,不必恐慌,其实,这些变化是我们面对疫情时容易出现的正常应激反应。

A












Q

2、疫情出现后,我感到焦虑、抑郁和害怕,我是有心理问题吗?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和传播期间,大家关心、关注疫情,对疫情发展感到焦虑、害怕、甚至恐惧是正常的。这些心理活动来源于对自身和亲人安全的关心,以及对事态发展的可能性无法判断,或者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只要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属于正常心理反应。

 但这么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总会有一些人出现过度焦虑、害怕、恐惧情绪。也有一些人会出现强迫症状,如非理性地怀疑自己被感染,或者采取一些明知不必要的防控措施。如果你或是你的亲人中出现以下症状,应建议他们接受心理咨询:

1)有连续三天或更长的睡眠困扰,或者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感,如身体紧张、不易放松、食欲不振、心慌、坐立不安、多汗怕冷等。

2)反复回想与肺炎相关的消息、视频,或者脑中不断冒出相关的字眼。

3)容易收到惊吓,或者不敢看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4)反复回忆起过去某个阶段的痛苦经历。

5)明显的情绪不稳定,紧张、恐惧、悲伤、抑郁,或者容易发脾气;

6)出现冲动,攻击性、伤害性的言语、行为等。

A












Q

3、面对疫情,我出现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我该如何缓解?


首先,遇到危险或陷入不确定情境中时,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会让我们动员自身的能量和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将其规避,从而更好地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这些负面情绪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1)觉察、理解并接纳情绪

适当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进而这种警惕反应有助于我们提高防御措施,增强做出准确判断的效率。

2)减少负面信息的输入

关注官方信息及权威报道,减少对微信朋友圈或群组里发布的未经证实的猜测、传言等负面言论的关注。

3)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家休息期间,静心体验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帮助我们减轻焦虑;同时,运动、冥想等活动也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以舒缓。平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会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4)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若上述方法均不能使您的负性情绪有所缓解,那么请您及时就近寻求专业心理人士的帮助(可以添加我们的咨询qq:1362097231,或是在树洞里向我们倾诉);如果不适的症状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建议到有资质的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包括抗焦虑和帮助睡眠的药物治疗。

如果是确诊或疑似新型新冠肺炎患者,请您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并安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A










我们向大家发出几点倡议:

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稳定的生活秩序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基本保证;

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心理能量;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宝贵资源;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心理援助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实支撑。









希望我们的建议

能帮助大家积极战胜焦虑恐慌

注重自己的内心建设

回归理性平和

助人自助


积极面对现实

安稳度过当下




参考:

1. https://news.sina.cn/gn/2020-02-03/detail-iimxxste8409781.d.html

2. https://mp.weixin.qq.com/s/tJ8DmF7ejjxLh72uQikjow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