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
心理学堂

世界精神卫生日,致不快乐的你,每个人都值得一看


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这次疫情给我们每个人都上了一堂重要的心理健康课,它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今天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很沉重。开学以来,接待了很多来访学生,一方面很高兴,至少他们懂得主动求助,另一方面又感到很遗憾,因为这些求助对象本应该更早的时候求助,不应该等到医院诊断为某某症的时候再来求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这么多年,我总是感觉社会大众不能接受心理疾病,不能平静的面对心理疾病。


以下是我的困惑,也是我想改变的,你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一类。

1.有的家长明明知道孩子有问题,问题还比较严重,就是不愿意承认孩子有心理问题,不愿意带孩子去看医院看心理医生,更不愿意让学校的老师知道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不让孩子告诉宿舍的同学,你们知道吗?这会引发多么严重的后果;


2.有些家长或者同学不想让周围人知道自己有心理疾病,或许你会觉得这很没面子,或者会被歧视,或者会被单位特殊对待,家长也怕这会影响孩子的未来和前途。我可以理解你们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你们的做法,但是,和孩子的健康比起来,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3.有时候,学校会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多家长不愿意如实回答,甚至有些家长拒绝接受孩子有心理问题,需要到医院诊断治疗的建议,还说孩子没事,就是矫情,于是不管不顾。你们不明白孩子其实很需要你们的温暖吗;


4.我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调查,问:当你有心理困惑的时候你会第一时间寻求谁的帮助?结果让我非常意外,只有7%的人会第一时间选择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这个数字很刺痛我的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普及工作做得不够;


5.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很生气,学生一来就说自己有抑郁,我真的很想问,这是谁给你的诊断,他们经常会说是“度娘”,你们知道的,一旦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你就会带着强烈的暗示在生活,没病也会变成有病;


6.还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非常好,根本不可能有心理问题,可是,这些同学一旦遇到生活挫折就招架不住,甚至根本没有能力去应对,所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不好吗;


7.有时候我们会主动邀请学生们来参加心理中心举办的活动,他们很多人都会拒绝,甚至有人会说:“我又没有心理问题,我为什么要参加心理活动”。或许在他们的思维中,去心理中心、参加心理中心举办的活动都是有心理问题的人,这也说明他们对心理健康素养不了解; 


8.另外,也有不少家长及同学因为害怕吃药,担心药物有副作用,或者不懂得用药规律,因此,即使医院已经诊断为心理疾病也拒绝用药,或者私自停药、减药。你们要知道这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大忌。

鉴于此,我想写一些文章,做些科普,尽己所能。


一、心理健康素养十条,你做到了几条


首先,请您对照下下面的心理健康素素养十条,看看你懂得了几条?做到了几条?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二、评估下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吧

然后,再来看看你出现了哪些心理症状。

1.我已经两个月以上无法摆脱自己的情绪困扰了。

2.我时不时的就情绪低落,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3.我总是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4.我经常处于焦虑,忧心忡忡,紧张不安的状态。

5.我总是担心自己身体有病,到处寻医问药,医生却说没什么问题。

6.我有时候突然觉得很不舒服,甚至有种濒死感。

7.我经常回避社交,工作效率下降,自我封闭。

8.我常常反复的做某事,想某些东西,摆脱不了。

9.我总觉得自己身体虚弱,有种无力感。

10.经常无缘无故的出汗,感到不自在。

11.我经常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精神状态差。

12.我经常胃口不好,肠胃不适,颈腰椎疼痛。

13.我时不时就头晕、胸闷,感到很不舒服。

14.我有时候身体出现颤抖,坐立不安。

15.我对性没什么兴趣,出现性功能障碍。

16.我会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17.我觉得有人要害自己,跟踪自己,感觉自己被监控了。


如果您有以上的心理症状

请您继续往下看

或许您会找到一些方法来帮助自己

如果你没有,也请你继续往下看

学习点心理健康知识

对你今后的成长大有帮助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你知道吗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积极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看到这个标准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其实大家一定不要曲解了其中的意思。


有些人会问,那如果我不符合其中的某条或者几条我就心理不健康了吗?不是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更是因人而异的,只要你自己觉得生活过得不错,每天都能正常学习生活,能开心快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能慢慢释怀,不钻牛角尖,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了。但是,从普遍性来说,如果做到了以上十点确实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大有帮助。

四、如何判断心理困扰的严重程度及求助方法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和烦恼,总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抑或打击大了点,让你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有可能你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的,给你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你一直还在与心理困扰做斗争;那么,今天,心理中心丁闽江老师来和你聊聊心理感冒了,应该如何求助。


01

当你现在是这样时

(轻度心理困扰)

当你出现心理困扰时,你首先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个适当的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困扰的时间、困扰的原因、困扰的点是否泛化、学习生活是否受到影响、是否有躯体症状、自己是否可以控制等。


假设导致你目前症状的原因不那么强烈(如:和恋人吵架了、考试不及格了、宿舍关系不好了、父母吵架了、事情没做好自责了、被人误会了、遇到一些小困难了),你现在的处境还可以,自己完全知道自己目前的情况,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只是有时候不太舒服,情绪有些差,有些难过;你的这种情况困扰时间还不到2个月;你还能正常的学习生活,只是效率有所下降;你的症状没有泛化,还是停留在当初的事件上,不会因为其它不相干的事情也引起你同样的情绪表现;目前,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躯体表现,只是有些失眠,没什么胃口,精神差点。

 这时候,你可以这样求助

1.找个地方宣泄一下情绪,把心理的憋闷发泄出来,特别建议你去运动,每天坚持40-6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效果,当然,宣泄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状态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总之是要发泄出来;


2. 用一张a4纸,分两格,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其中一边写烦恼,另一边写应对方法,认真分析下自己的每一个烦恼,并在另一边写出自己的应对措施,一条一条解决,这时,你要给自己一点积极暗示,然后,开始积极行动,你会发现你很快就走出来了;


3. 找个知心朋友聊聊心理话,倾诉下自己的烦恼,把自己困惑和难受统统说出来,如果你不想让朋友知道,你可以找学校心理中心的朋辈或者咨询老师倾诉,也可以通过线上系统与老师倾诉,说完后,你就轻松了一半;


4. 你还可以试着去做一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千万不能因为心理难受,就选择呆在房间或者什么都不去做,这样只会加重你的心理负担,所以,越是难受,越要去做点事情,转移注意力,可以让你忘掉或者淡化心理的困扰。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5.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并且愿意改变,愿意付诸行动,愿意相信自己是有这个能力和潜能治愈自己的;


6. 也可以找自己的父母或者亲人诉诉苦,寻找心理支持,让自己的心更有点安全感。


02

当你现在是这样时

(中度心理困扰)

假设导致你目前症状的原因很强烈(如:失恋了、家庭变故了、可能要被退学了、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冲突了、面临重大选择了、身体受到重伤了、得了重大疾病了、发生特殊性行为了、遇到较大的挫折了等等),遇到这些生活挫折,你现在的处境面临一定的困难,自己很难去面对和处理,情绪难以控制;这种情况,已有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你的学习、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你的症状已经泛化,烦恼的事情不仅是当初的那个事情了,很多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事情都会引起你的烦恼;经过自己的努力,好像没办法走出来。

 这时候,你可以这样求助

1. 预约学校心理中心的专业心理老师为你提供帮助,心理老师会为你做详细的评估,如果心理咨询能解决,老师会有自己的技术和方法帮助你,如果心理咨询无法解决,老师也会为你提供建议,进行更进一步的心理治疗,学校心理咨询老师会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要知道懂得求助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2. 如果你确实不想让学校知道,不想在学校寻求帮助,你也可以寻求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帮助,但是,校外咨询费用很高,也有可能遇到不专业的可能;


3. 你也可以找下自己的辅导员,或许他能为你解决很多困难,当很多困难得到解决时,你的心理困扰也会随之减轻,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学里的辅导员是你在学校的家长,他们是最能帮助你的人,当然,辅导员也会为你的事情保密的,所以你不用太过担心,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被辅导员知道后,会不会另眼相看,他们只会为你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4. 在寻求咨询的这段过程中,你要相信老师的专业和能力,并配合老师的建议,积极行动起来,这样才能有效果哦。另外,你一定要动起来,让运动来改善你的情绪,为你增添动力;


5. 要开始走出去,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努力去尝试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6. 这时,你一定要有信心哦,要积极配合专业人员的建议,心理康复需要一定时间,不要着急,时间会帮助你走出人生的低谷。


03

当你现在是这样时

(严重心理困扰)

这里要分三类

一类是疑似神经症。

主要由以上中度心理困扰发展而来,时间将近半年,心理症状不断泛化,情绪症状不断出现,无法解决。有明显的内心冲突并且冲突本身没有现实意义或道德色彩,但是病程、严重程度等都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这类问题参照中度心理困扰的方法做;


第二类是神经症性质的

你的症状已经比较严重,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症状极大地影响到了你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你无法完成基本的学习生活任务;这些症状或者行为你自己可以意识到,也可以表述清楚,甚至经常寻求帮助,到处诉说自己困扰,而且你自己明明知道不要这样,但是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这样做,你想摆脱就是摆脱不了,有明显的内心冲突;情绪的出现往往不是因为某些事情发生,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你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常人很难理解,都认为你根本不该有这种情绪和行为,你的情绪和行为也没有道德判断标准;你还出现了不少躯体的症状,如:胸闷、头晕、头痛、脖子不舒服、胃肠不舒服、出汗、两腿无力等。


第三类是精神病性质的。

你已经出现了幻觉、妄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想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认为有人要害你、针对你)等症状,自己对自己的问题已很难自知,各种躯体症状不断呈现,甚至出现语无伦次,行动诡异等症状。

 这时候,你可以这样求助

1. 二类问题出现时,假如你经过努力也无法好转,建议你尽快寻求医院的心理科或者心理专科医院帮助,这个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哦,同时,请你的监护人一同前往医院寻求帮助,尽快告知辅导员,让辅导员知道你的情况并为你提供必要的帮助;三类问题出现时,立即告知家长和辅导员送医治疗,这类问题一定要进行规范化的心理治疗;


2. 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精神类药物吃药初期,大概一周到两周左右的时间会出现较强的副作用,躯体反应比较明显,过后会慢慢缓解。这种药物需要长期按照医嘱服用,切不可擅自减药、停药


3. 吃药过程中也可以配合心理咨询,特别是疑似神经症和神经症类的疾病;


4. 同样,面对这些心理困扰时,你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你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方案的认同也非常重要;


5. 精神病性类的疾病建议住院规范治疗


6. 轻度情绪困扰和中度情绪困扰的方法,也适用于正在康复的你。


老师送大家几个走出心理困扰的通用方法。

五、走出心理困扰的通用方法

1.走出对心理健康的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这么认为:“我怎么可能会有心理问题,我没必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神经病的人才去看心理医生。我又没病,我了解心理咨询干什么!”、“医生,我觉得自己不行了,我得了抑郁症!能治疗吗?”、“得了心理疾病是丢人的事情,一定不要让别人知道了。”、“心理问题,自己扛一扛就过去了,没必要寻求帮助。”“我妈妈告诉我不能让学校老师和同学知道我有心理问题。”、“一旦有了心理问题就再也治不好了,要终身吃药。”、“心理疾病的药物副作用太大,不能随便吃,更不能长期吃。”你是其中的一种人的吗?大家都要知道身心是相互影响的,心理健康是你维持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保障。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而且这些常识都会在某个时期用的上;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焦虑不一定是什么心理问题,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表现,正确看待,正确评估很重要;不能总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心理问题的发生很多与自我暗示有关;有心理问题了不需要隐瞒,一定要积极的寻求帮助,就像是身体上有不舒服我们要中去求医问药一样,懂得求助是有智慧的表现。


2.面对心理困境,行动起来是关键

面对心理困境有些人选择退缩、逃避、抱怨,有些人选择积极面对,行动起来。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自己更加消极,其实,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总是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总是行动不起来。因此,我想说的是,但我们出现心理困扰时,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首先,接纳和面对现在的困难,不再去抱怨,不再去寻找各种原因,既然事情已发生,无法改变,那就学着去接纳,学着去认可和合理化;第二,行动起来,允许自己有一段时间的情绪困扰期,然后开始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执行,当你真正行动起来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样子,这种正向的价值能量就会影响你的其它各个方面,形成良性循环;第三,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比如:规律的作息时间,适时适当的健身运动,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旅游一下,合理的生活计划,今日事今日毕,学会即时解决问题,一定时间的休闲娱乐,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改善你的情绪;第四,行动起来,主动进行社会交往,结交一些可以交心的朋友,经常分享生活的经历,也是改善情绪的一种好方法。


3.运动是改善心理困扰的法宝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  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 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即形体,指人的生理,“神”即精神意识,指人的心理。形与神,指人的形体和精神,形神关系,实际上就是生理和心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就是说,身心是相通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能促进身体健康。运动有利于改善情绪,运动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运动有利于人们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有效地增加人际互动,提升个人的人际关系,运动对很多心理疾病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运动有利于改善情绪。有大量的研究显示,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不仅是生理上的,适当的规律性运动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而在内腓肽的作用下,人的身心可以轻松愉悦。对于已有心理问题的同学,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心理健康的同学来说,长期规律运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运动还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运动有利于人们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有效地增加人际互动,提升个人的人际关系。


运动要适度。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如:跑步、登山、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舞蹈等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和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才能促使内啡肽分泌出来。所以,每周锻炼应该在3-5五天,每天应不少于40分钟,但又不能太过,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适宜程度选择,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身体机能,又利于恢复体力;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效果。如果能参加集体性运动,效果更佳。


4.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都是不一样的,也因此,造就了不一样的我们,有些人的成长环境缺少爱或者过分溺爱,有些人经历了曲折的人生,甚至心灵受到重大创伤,还有的人家境不好,长相不好,或者天生就有一些缺陷,于是出现了自卑心理,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和别人接触交往,害怕走出自己的世界,让别人了解你,不想让别人看到你的弱点。我们总觉得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越不快乐,而事实上,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指数,也就是说快乐其实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必须要学会为进入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起责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生活中我们总会抱怨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当怀着受害者心态去和现实较劲不仅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反而会越挣扎陷得越深,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有人十全十美,不如顺其自然地去接纳令你不开心、不满意的事情,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学会不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5.换种思维方式生活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的压力太大,工作、学习、家庭、金钱、孩子、房子、甚至爱情,本来是生活的常态,是生活的快乐所在,却变成了背上的枷锁,总觉得社会不公,给你压力太大;习惯面无表情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心很硬很硬,甚至忘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如果你不那么匆匆,如果你拥有饱含爱的目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如果你能用一种发现美的眼光寻找幸福,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我们常说引起我们现在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每个人对事件的不同看法,看法不同,观念不同,导致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就不同,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换种思维看待问题,你会突然觉得其实自己过得还不错!我们应该学会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时刻记得发现别人的好,而不是记得别人的不好,交往过程中也要学会尊重和换位思考,心中有阳光,哪里都温暖!


6.理解痛苦和快乐都是生活的常态

很多同学希望无忧无虑,快乐永恒,但从生命的本质而言,正如叔本华所说:“痛苦是生命本身产生的,而生命又是意志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生命存在,每个人注定要在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中付出努力,承受压力,抑制渴望,忍受痛苦,简而言之,痛苦就是常态。痛苦是有正面价值和意义的。痛苦会通过不同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比如:愤怒、焦虑、恐惧、失望、内疚等。很多同学会害怕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其实,我们要感谢自己不压抑这些情绪,因为正是他们的到来,才使我们敢于面对自己,从痛苦的内在根源找寻自我完善的动力。当你知道痛苦是生活的常态后就要学会乐观生活,乐观就是学会解释,当坏事情发生时,悲观者倾向认为坏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的原因是会永久存在的,乐观者则相信导致坏事情的原因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就有改变的空间。乐观就是学会接受现实。当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客观合理地分析问题,把人和事情分开,就事论事。有时外界的客观条件是不因我们的意志改变的,我们只有放松心态,不怨天尤人才能有另一番天地,苏东坡就是典范。


7.学会管理、宣泄情绪

情绪就像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时这样有时那样,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历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体验,当我们喜悦时,自然欣喜欢愉,当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时,总感觉那简直糟透了。其实,负面情绪有时是一种善意的提示,提醒我们本性中爱的流动被阻碍了!我们要学会觉察情绪,学会分解情绪,接纳正常的情绪;健康情绪并不是指时刻处于阳光状态,而是你所表现出的情绪应与你所处的情境呈现出一致性。了解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例如,痛苦---很有用,它告诉我们这条路走不通,建议你换个方向;恐惧---很有用,它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很危险,建议赶紧逃跑;焦虑---很有用,它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有点麻烦,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提示我们也许某些时候过于在关注结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对自身进行暗示,在遇到失意时,告诉自己:“这次不太好,下次努力就不会这样了”。保持良好情绪也不是要求你凡事都要保持开心的情绪状态,还希望你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至少两项兴趣爱好、结交几个知心朋友;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干些家务也不应视为负担,而是带着情趣去干,比如做饭,不断尝试新花样,享受烹饪的欢娱;以谅解、宽容、信任、友爱等积极态度与人相处,会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尤其是被人误解的时候,要亮出高姿态,待对方晓知真相后更会佩服你的宽容。关心别人也有利于营造好心境;遇到不顺心的事,别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烦恼或困惑及时讲出来,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心情总伴你左右。当然,学会宣泄情绪非常重要,宣泄情绪可以运动、可以大喊、可以出游、可以谈心、可以写日记、可以健身、可以有很多很多方法。当然,找朋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也是不错的选择。


8.建立适度的学习生活目标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神”在个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从本原上来讲,神生于形,从功能上来说,神是形的主宰,神可御形。“恬淡虚无”更是给我们指明了保持心理健康的方向。《素问·汤液醪醴论》也说:“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可见,欲求过度带来的忧患不只是造成精神困扰的重要因素,也因此说明了节欲守神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节欲守神呢?也就是说心理养生不仅要看到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要注重自身精神的修炼,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主观欲望的需求,保持内心平静,保持身心健康。现代人总是想法太多,都希望自己“一夜暴富”,给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一定要这样那样,一定要自己达到某种程度;还有的人总是喜欢和别人比较,希望自己也能和那些牛人一样,有时候有目标、有想法、有榜样是好事,这样可以促使你前进。但是,想法太多,目标太高,比较太多就会给自己平添很多烦恼,内心就无法平静,也会伤神。因此,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从小目标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也要知道,其实人生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9.让自己的心中始终有爱的能量

生活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你突然会发现,工作、事业、金钱等等都没那么重要了,家庭的和谐幸福是人回归心灵之本。所以,用你的智慧去营造和谐家庭,这时你会发现,不管你的生活多么累,遇到多少困难,回到家里,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你的内心会是那么的安稳,那么的温暖,一切的烦恼将烟消云散。《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老祖宗认为:道德日全,就没有危险,道德不全,身体四处就容易有危险,所以我们要告诫大学生时刻恪守道德标准,以身作则,用德来修身,以此来保持身心健康;所以建议大家多做好事善事。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美德,其作用不仅使被帮助者感受人间真情,解决一时之难,也使助人者感到助人后的快慰。经常帮助别人,就是使自己常处在一种良好心境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把自己的爱献一点给需要帮助的人。而感恩,是人际关系里最好的沟通方式。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育才之恩,我们的周边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人或事。时怀感恩之心,人才会以更加宽容、更加热情的态度,投入到生活中来,也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你需要建立适度的社会链接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模式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度的社会链接是你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体系。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精神需要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另外,人需要建立几段积极正向的社会关系,这是必要的社会支持体系。当然,人际关系中最有价值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学会与父母关系和解,因为你们的最大心安来源于家庭,如果你确实无法与父母关系和解,我也建议你要与其它亲近的人建立良好关系。在与人交往时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健康的朋友,设置良好的界限,并参与积极的互动将有助于你保持良好情绪,与他人互动激活了大脑中不同的领域,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感受。因此,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哦,怎么办呢?当你学会尊重、理解、倾听、关心时,好的人际关系会自然生成。适度的社会链接还需要你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理愉悦!


11.懂得求助是你智慧的表现

有调查发现,70%的人无法识别自己的心理问题,68%的人知道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后不懂得、不愿意求助,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能解决,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也不需要专业帮助。这样就导致很多人本来一开始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因为不求助、不处理导致问题加重,甚至出现轻微症状导致精神分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中,有一条明确说明,懂得求助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绪表现和症状特点,适时适当的求助,不要隐瞒疾病,也不要扩大疾病的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求助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可以求助学校的心理中心,社会人可以寻找专业的咨询机构或者医院的精神科。当然,如果问题较轻,求助你身边信赖的人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问题较重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员,以免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几点小建议,保持心理健康,需要你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记得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加强营养物质摄入,睡个好觉;最最重要的一定要记得,常常晒太阳,常常走进大自然;有空种种花,喝喝茶,静静地坐着,反思周围的美丽,释放压力。当然,每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不一定一致,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是好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做心理健康的主人。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中心

愿你心中有梦,眼中有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