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
心理学堂

当代“社恐青年”:我更愿意做一只精芬


社交焦虑可能是当代青年或多或少都有的“症状”


看似高冷实际上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人寒暄

一句“吃了么”都能让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害怕和不熟悉或长久不见的人碰面

想想都能尴尬到脚趾抓地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团建取消

约好的饭局对方先鸽

接到的电话只是广告推销也能松上一口气


多数人为了避免可能引起社交焦虑的场景

往往会主动选择回避社交



小沫在学生群体的来稿中发现


少年们从进入大学后便开始面临着各种社交问题

更多的是害怕处理不好关系才逐渐社恐

大部分人心底里还是希望能有友谊的


作家周国平曾写道:“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

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事实上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社恐”的时候

尤其是环境发生变化后“社恐”更化为常态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马蒂”


芬兰卡罗利娜《芬兰人的噩梦:另类芬兰社交指南》


近期,漫画《芬兰人的噩梦》在网络上走红,这本只用十分钟就能快速读完的漫画简直是社恐患者的精准写照,人们在主角马蒂身上发现自己的身影,做起了“精神上的芬兰人”简称“精芬”。


《芬兰人的噩梦:另类芬兰社交指南》内容节选


尽管全民社恐,芬兰依旧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第一名,或许其中有“社恐”的几分功劳


“社恐”的优点


“社恐”并不是件多坏的事,也有好的一面。


01


享受独处


事实上社恐的人更倾向于在特定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枯燥的环境中保持专注,直至成功。

02


同理心强 


由于天生高度敏感,往往拥有很强的同理心,能够及时体察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小心谨慎地不做出可能会伤害别人的事情。

03


擅长倾听 


对朋友来说,向社恐吐露心里话或秘密,不需要对方太多的回应就能获得宁静和内省。也像是天赋一般总能将肤浅的聊天变成一场灵魂的交流。


不需要强迫自己融入一个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不要觉得自己对谈话进度、营造气氛、寻找话题这些事负有责任


坦然的接受自己,“社恐”仅仅是一种性格。


如何应对社交焦虑


“生活就在这里,他人即是一切。”


想要改变现状可以慢慢地适应,做足准备找寻自己舒服的方式,一点点的进步也比一成不变要好。


学会分享 


最初可以寻找有共同点的人,一块分享自己的生活中特别像“芬兰人的噩梦”的时刻。有人说,这就像是我们这种性格的人的一种“集体治疗”。



坦然面对


先认识到在社交场合中产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比如约上最好的朋友或者安排好自己在场合中的角色,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不会太过慌乱。



掌握简单的社交技能


学会赞美,在交流中欣赏他人的闪光点,真诚的给予回应,一句话一个小动作都能体现你的细心。


学会提问,在交流中用开放式的句型进行提问,从“你是在看书吗”变成“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大部分人都会乐意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一起体会与人链接、交往的愉悦。




当代社恐并不是缺陷,只是有人喜欢融入人群,有人喜欢安静独处,没有对错之分。


愿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缝隙,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过好一生。




来源: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

愿你心中有梦,眼中有光


返回原图
/